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片皮鸭
“烤鸭来了。”随声而到的,是个戴着白顶帽,系着白裙的师傅,推辆小餐车,上面放一托盘,托盘里卧着一只烤酥的鸭。鸭子头虽是昂着的,样子还像是活的,睡觉的样子,但肯定不能飞了。
“嚓嚓嚓……”师傅是个中年人,中等个,操一把白花花刀片,上下翻飞,嚯嚯有声,好像玩杂耍的,又像解鸭的庖丁。不一会,那只嫩黄焦酥趴在托盘上睡觉状的烤鸭就遍体鳞伤体无完肤。接着,师傅又麻利地把肉片圈放在托碟上,配上面饼、大葱丝、黄瓜条、几样酱料,端上桌来。一阵清香随即弥漫包间,引得我口水直往下流。
剩下的鸭骨架又被师傅端回厨间,剁开,粘上面粉,下油锅炸。再端上来时,已是酥香黄亮的椒盐鸭了。
刚学会走路的孙女早已按捺不住,嘴里哇拉哇拉直嚷,自己动手,上前一通乱抓。先抓住一块面饼,正往嘴里塞,急得当妈的赶紧止住,帮忙撕成四块,一手拿一块,嘴里咽一块,这才规规矩矩吃她的东西。孙女周岁单两月,正活蹦乱跳,可爱着呢。
我们也随即动手,拿饼,夹肉片,夹葱丝瓜条,醮酱,塞进嘴,咬一口,果然香酥脆爽,味道真不赖。
这些年,大家族到外面一起上馆子的机会逐渐多起来。有时老两口,有时带上子孙三代,有时连外公外婆一并带上。甭说节庆日,就是平常周末,不想动手或是听闻哪家有风味特色菜想品尝,都会不时聚聚。有时在城,有时开车往乡间跑。
今天是周末。儿子家的保姆因事辞职,须到劳务公司另外找人。找人的事早在电话里勾通过了,今天做的,见个面,谈下条件,确定上工日期而已,很快就搞定了。儿子儿媳提议,中午就外面吃点,并介绍说,学院食堂的烤鸭不错,不妨一起去尝尝。
对于城市的美食,儿子这一代熟悉不过。成家后也很少开伙。要么是回两边父母家吃现成的,要么是朋友互相吃请,焉能不熟?生孩子后才以家居为主,但外买仍不少。
坐在教授餐厅,感觉环境挺不错,装修很华丽,空调发出丝丝凉风,很是惬意。食堂因地处市中心,对外营业,生意很是红火。去时,卡座、大厅已满,只能坐包厢。路过时眼睛瞄了下,几乎每桌都点了烤鸭。看来,烤鸭是该店一道招牌菜,客人大多是奔这道菜而来。
早先,郴州有道新开发的名菜,叫临武鸭。是加工好的酱卤鸭,打开包装即可食。配上当地大冲的辣椒,很开胃。香辣味道,适合湖南人口味。但这道菜一般在大酒席用。小袋鸭肉、鸭脖子、鸭脯等糖果状食品甚至卖到了飞机上。而烤鸭,南方少闻,最初只听闻北京才有。现在,改革开放几十年,烤鸭技术早已传扬五洲四海,郴州人也有口福欣赏到这道美味了。
鸭子是老家常见的家禽,但不如鸡养得普遍。一般是群养,名字叫麻鸭,脖子上有一圈白毛,很显著的特征。散养的鸭,是一种叫旱鸭的品种。老乡不爱养鸭,估计与宰鸭时难拔毛有关。
我小时候专门养过鸭,但几乎没吃过。鸭子那时还是道高贵菜品,不到过年是吃不到的。要吃,也是炖着吃。放点海带或萝卜,佐料就是大块生姜,加点盐即可。嘉禾、临武、桂阳这边,有用子姜或芋荷炒血鸭的,算是地方风味菜了,要上馆子才能品尝得到。
现在的生活和过去没法比。吃的东西,不仅样品多,而且档次高。吃个东西,还讲究环境和风味。食品日子已过期的,再好都扔掉,连过夜的开水都不会喝。与我们吃红薯饭填饱肚子的生活能比吗?那会,谁家死鸡死鸭会随便丢?一样炖熟吃个底朝天。他们会相信我们那个年代的生活状况吗?
菜点多了。除片皮鸭、水煮老南瓜光盘,小炒驴肉和椒盐鸭排剩下不少。儿子买单去了,老婆子赶紧叫服务员拿打包盒,把剩品全装袋带走。晚上煮点稀饭,两个老家伙对付着又是一餐。
节约这种品德是融入我们血液的习惯。谁叫我们是从物质贫乏年代过来的呢?(注:图文无关)
(请勿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ershizx.com/pestc/9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