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教融合之势
创协同育人之举
12月19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支持、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主办、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承办、滇西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协办的高校茶文化与康旅教育扶贫工作暨产教融合专项交流会在普洱市思茅区圆满举行。普洱市政府党组成员、市中心城区给排水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张若雷,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杨丽宏出席会议。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王岳飞教授,云南省政府参事、云南省农业厅原厅长王敏正,中国茶叶协会女科技委员会秘书长、云南农业大学周玲教授,云南省普洱茶协会特聘顾问、蔚冉文化创始人黄蔚参加会议并作专题报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专家和银龄教师代表,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7所省内高校专家代表,普洱市茶咖中心、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普洱》杂志社等普洱市茶产业相关单位,澜沧古茶、天士力帝泊洱、祖祥高山、勐海陈升茶叶、勐海勐乐山等30余家省内知名茶企业代表,澜沧和平村、思茅整碗村扶贫产业茶农代表共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常务副会长、滇西应用技术普洱茶学院名誉院长邵宛芳教授主持。
张若雷对交流会的举行和前来参会的专家、教授和企业家表示热烈祝贺和欢迎。他指出,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服务和融入“千亿云茶产业”战略,在抓标准、抓品牌、抓融资、抓庄园、抓整合、抓“互联网+”上狠下功夫,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走出一条具有普洱特色的现代茶产业发展路子,对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举行高校茶文化与康旅教育扶贫工作暨产教融合专项交流会,将有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推茶旅融合发展,为共同推动普洱打好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助力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杨丽宏在讲话中向普洱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给予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总部和普洱茶学院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指出,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支持下,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在普洱举行专项交流会,是学校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重要战略部署,开展教育部“西南地区旅游和健康教育扶贫实验项目”的一次展示交流,是以产教融合为依托,以茶文化与康旅产业发展为切入点,结合普洱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构建产教融合生态下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校地、校企合作,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邵宛芳主持专家讲座。
在专家讲座环节,王岳飞作《新时代茶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中国茶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从茶园建设、科学管理、质量安全、三产融合、文化引领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茶产业如何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王敏正作《普洱茶产业竞争格局与新蓝海》专题报告,强调茶产业发展要坚持绿色主导、有机引领的方向,落实茶产业在绿色食品牌中排在第一位、打好三张绿色牌的战略部署。
周玲作《依托民族茶文化,助推茶康旅融合》专题报告,强调弘扬民族优秀茶文化,助推茶康旅融合,振兴云茶产业发展。
黄蔚作《茶业生态圈及旅游目的地的打造》专题报告,强调如何把茶生活、茶美学、茶健康、茶科技、茶文化链接起来,打造一个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茶业生态圈。
下午,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召开茶学专业产教融合工作座谈会。座谈交流环节会场气氛热烈,各茶业企业家代表和银龄教师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座谈会期间举行了茶学专业导师聘书颁发仪式。
会议结束后,澜沧县谦六乡和平村吴新平、李进春、李季3位茶农代表表示,通过聆听专家讲座、现场参观学习茶企业,在茶叶种植加工、管理营销方面深受启发,打开了我们对待茶叶的思路,学到了很多以前都想不到的东西。回去后一定要好好想想怎么更好地做茶叶,怎么更好的找到发家致富的路子。
文:周渝
图:杨静婷、刀传莲
编辑:杨静婷
审核:周渝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ershizx.com/peshj/6300.html